什么是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即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发生在妊娠满37周后,称足月胎膜早破(PROM);发生在妊娠37周前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
胎膜早破发生原因
足月PROM与妊娠晚期生理性宫缩所致的胎膜薄弱有一定的关系,而早产PROM更多是由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所致。
胎膜早破症状
孕妇突感阴道流液或无控制的“漏尿”,少数孕妇仅感觉到外阴较平时湿润。
胎膜早破危害
孕妇发生胎膜早破后通常会发生绒毛膜羊膜炎、难产、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直接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胎膜早破对胎儿影响较大,常会造成胎儿感染、早产、宫内窘迫、脐带脱垂等,因此是导致围产病率及围产死亡率升高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
胎膜早破诊断方法
诊断PROM的金标准是羊膜腔内注入美兰等染料,若阴道内出现相应颜色即可诊断。但因为该法具有高度入侵性,可能会导致孕期出血、感染、治疗性胎膜破裂,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临床应用困难。
阴道酸碱度测定容易受子宫颈炎、阴道炎、血液、肥皂、尿液、精液或防腐剂的影响造成pH试纸测定的假阳性。
阴道液涂片出现羊齿状结晶提示为羊水,但精液和宫颈黏液可造成假阳性。
如果超声提示羊水量明显减少,同时孕妇还有过阴道排液的病史,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羊水过少的前提下,应高度怀疑PROM。但检查羊水量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不能用于诊断。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胎盘a微球蛋白-1(PAMG-1),但在有规律宫缩且胎膜完整者中高达19-30%假阳性率,主要用于难确诊且无规律宫缩的可疑PROM者。
如何预防胎膜早破
定期产检,积极防治各种妇科疾病,特别是生殖道感染。孕期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健康饮食,确保足够营养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防范便秘、腹泻。
咳嗽和排便时,不宜用力过大,以免增加腹腔压力。
双胎妊娠或羊水多的孕妈在怀孕中后期不宜长时间走路或跑步;走路要当心,避免摔倒,特别是上下楼梯时;不提重东西以及长途颠簸;胎位不正的孕妈要及时纠正胎位。
妊娠晚期减少或禁止性生活。
胎膜早破了怎么办
当发生胎膜早破,孕妈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要惊慌,马上平躺,并在臀部下垫一些东西将臀部抬高,保持头低臀高位,防止脐带脱垂。特别是胎头未入盆、臀位、双胎的孕妈,更应该这样做,否则危险性会更高一些。孕妈穿上纸尿裤或在内裤上垫上干净的卫生巾、护理垫等,保持外阴清洁。并注意腹痛、胎动的情况。胎膜早破后,尽早到医院住院。可以呼叫救护车出诊接去医院,也可以自行驾车到医院。
进入医院之后,依据孕周、母胎状况、当地的医疗水平及孕妇和家属意愿4个方面进行决策:放弃胎儿,终止妊娠;期待保胎治疗。
立即终止妊娠放弃胎儿
①孕周<24周:为无生机儿阶段,由于需期待数周才能获得生存可能,早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且母儿感染风险大,多不主张继续妊娠,以引产为宜。②孕24~27周+6者要求引产放弃胎儿者,我国仍然采用≥28孕周才算进入围产期,孕24~27周+6尚未进入围产期者,可以依据孕妇本人及家属的意愿终止妊娠。
期待保胎
①孕24~27周+6符合保胎条件,同时孕妇及家人要求保胎者;但保胎过程长,风险大,要充分告知期待保胎过程中的风险。但如果已经羊水过少,羊水最大深度<20 mm 宜考虑终止妊娠。②孕28~33周+6无继续妊娠禁忌,应保胎,延长孕周至34周,保胎过程中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密切监测母胎状况。
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
①孕34~36周+6,已接近足月者,90%以上的胎儿肺已经成熟,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率显著下降,早产儿的存活率接近足月儿,则不宜保胎。虽然从新生儿感染的结局方面当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积极引产可显著减少新生儿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但是积极引产可以减少绒毛膜羊膜炎、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等导致的新生儿不良结局。②无论任何孕周,明确诊断的宫内感染、明确诊断的胎儿窘迫、胎儿早剥等不宜继续妊娠者。